課程資訊
課程名稱
清代十三經新疏專題討論
Topics in Thirteen Classics Explanatory and Commentaries of the Ching Dynasty 
開課學期
112-2 
授課對象
文學院  中國文學研究所  
授課教師
張素卿 
課號
CHIN7315 
課程識別碼
121 M0680 
班次
 
學分
3.0 
全/半年
半年 
必/選修
選修 
上課時間
星期三2,3,4(9:10~12:10) 
上課地點
中文研討 
備註
限碩士班以上
總人數上限:15人
外系人數限制:2人 
 
課程簡介影片
 
核心能力關聯
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
課程大綱
為確保您我的權利,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
課程概述

清代經學復興,「漢學」為主流思潮,而「新疏」正是薈萃清代「漢學」解經成果的結晶。本課程以「新疏」為中心,關注清代「漢學」典範及其主導下的注疏學,就若干重要主題加以探討。藉此,可進而檢視百餘年來的研究現況,檢討得失,省思如何深化或拓展新議題。 

課程目標
研讀清人十三經新疏,進行專題式的討論,了解「漢學」典範的影響,省思「清代經學」研究之現況,以利研究議題之深化與拓展。 
課程要求
各項專題之討論,先由近人論文導入,並循序引導閱讀原典,每周上課皆需先預習、準備,並在課堂上參與討論。 
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
3-5小時 
Office Hours
另約時間 
指定閱讀
梁啟超,《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》,臺北:華正書局,1984年。
───,《清代學術概論》,臺北:臺灣商務印書館,1985年。
楊向奎,《清儒學案新編》,濟南:齊魯書社,1994年。
田漢雲,《中國近代經學史》,三秦出版社,1996年。
林慶彰,《清代經學研究論集》,臺北: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,2002年。
張素卿,《清代「漢學」與左傳學──從「古義」到「新疏」的脈絡》,臺北:里仁書局,2007年。
張素卿主編,《清代漢學與新疏》,臺北:五南文化公司,2020年。 
參考書目
一、清代十三經新疏
惠棟,《周易述》(附《易微言》及《易漢學》、《易例》),北京:中華書局,2007年。
江聲,《尚書集注音疏》,臺北:藝文印書館,1962年影皇清經解本。
孫星衍,《尚書今古文注疏》,北京:中華書局,1986年。
陳奐,《詩毛氏傳疏》,臺北:學生書局,1986年影清道光二十七年文瑞樓藏板鴻章書局石印本。
王先謙,《詩三家義集疏》,北京:中華書局,1987年。
胡培翬,《儀禮正義》,臺北:藝文印書館,1964-1965年皇清經解續編本。
孫詒讓,《周禮正義》,北京:中華書局,1987年。
劉文淇等,《春秋左氏傳舊注疏證》,北京:科學出版社,1959年。
陳立,《公羊義疏》,臺北:藝文印書館,1964-1965年皇清經解續編本。
廖平,《重訂穀梁春秋經傳古義疏》,臺北:文海書局,1967年影渭南嚴氏孝義家塾叢書本。
焦循撰,《孟子正義》,北京:中華書局,1987年。
劉寶楠、劉恭冕撰,《論語正義》,北京:中華書局,1990年。
邵晉涵,《爾雅正義》,臺北:藝文印書館,1962年皇清經解本。
郝懿行,《爾雅義疏》,臺北:藝文印書館,1966年影清同治四年重刊本。

二、清代新疏研究
張素卿,《清代「漢學」與左傳學──從「古義」到「新疏」的脈絡》,臺北:里仁書局,2007年。
張素卿主編,《清代漢學與新疏》,臺北:五南文化公司,2020年。
鄭朝暉,《述者微言──惠棟易學的「邏輯化」世界》,北京:人民出版社,2008年。
郭全芝,《清代詩經新疏研究》,合肥:安徽大學出版社,2010年3月。

張惠貞,《劉文淇春秋左氏傳舊注疏證體例之研究》,逢甲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,1991年。
李時銘,《儀徵劉氏春秋左氏傳舊注疏證研究》,逢甲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,2000年。
葉純芳,《孫詒讓《周禮》學研究》,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,2006年。

陳鴻森,〈劉氏論語正義成書考〉,《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》第65本第3分(1994年),頁477-508。
林慶彰,〈陳奐詩毛氏傳疏的訓釋方法〉,收入《清代經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》,臺北: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,1994年,頁383-398。
陳修亮,〈試論惠棟《周易述》的治易特色〉,《周易研究》2005年第1期。
───,〈惠棟與《周易述》〉,《歷代易學名著研究》(濟南:齊魯書社,2008年),頁901-956。
林存陽,〈胡培翬與《儀禮正義》〉,《清史論叢》2004年號(北京: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,2004年),頁 。
林存陽,〈孫詒讓與《周禮正義》〉,《清史論叢》2005年號(北京: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,2005年1月),頁191-200。
趙沛:〈廖平以禮治春秋略說〉,《山東大學學報》,2005年5期,頁126-129。
趙航,〈評《論語正義》〉,《南京曉莊學院學報》第21 卷第1 期(2005 年1 月) ,頁50-57。
徐興无,〈釋春秋必以周禮明之──讀劉文淇《春秋左氏傳舊注疏證.注例》〉,《南京曉庄學院學報》,2006年第3期,頁50-55。
盧鳴東,〈論《春秋左氏傳舊注疏證》中的尊王思想〉,《南京曉庄學院學報》,2006年第3期,頁56-65。
劉瑾輝,〈《孟子正義》:新疏家模範作品〉,《揚州大學學報(人文社會科學版)》第10 卷第3 期(2006 年5 月),頁30-35。
劉瑾輝,〈焦循《孟子正義》的疏證特色〉,《徐州師範大學學報(哲學社會科學版) 》,第33卷第3期(2007 年5 月),頁70-75。
王應憲,〈江聲《尚書集注音疏》研究〉,《清代吳派學術研究》(上海: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,2009年),頁125-136。

三、清代經學研究
林慶彰,《清初的群經辨偽學》,臺北:文津出版社,1990年。
───,《清代經學研究論集》,臺北: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,2002年。
吳雁南主編,《清代經學史通論》,昆明:雲南大學出版社,1993年。
田漢雲,《中國近代經學史》,三秦出版社,1996年。
漆永祥,《乾嘉考據學研究》,北京: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,1998年。
郭康松,《清代考據學研究》,武漢:崇文書局,2001年。
劉建臻,《清代揚州學派經學研究》,南京:江蘇人民出版社,2004年
羅檢秋,《嘉慶以來漢學傳統的衍變與傳承》,北京: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,2006年。
吳連堂:《清代穀梁學》,高雄:復文圖書出版社,1998年。
文廷海:《清代春秋穀梁學研究》,成都:巴蜀書社,2006年。
羅軍鳯,《清代春秋左傳學研究》,北京:人民出版社,2010年。


四、清代學術研究
章炳麟,《訄書(重訂本)》,上海:人民出版社,1984年《章太炎全集》本。
───、劉師培等,上海:上海古籍出版社,2006年。
梁啟超,《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》,臺北:華正書局,1984年。
───,《清代學術概論》,臺北:臺灣商務印書館,1985年。
錢穆,《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》,臺北:臺灣商務印書館,1987年。
楊向奎,《清儒學案新編》,濟南:齊魯書社,1994年。
艾爾曼著、趙剛譯,《從理學到樸學──中華帝國晚期思想與社會變化面面觀》,南京:江蘇人民出版社,1995年。
漆永祥,《乾嘉考據學研究》,北京: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,1998年。
王應憲,《清代吳派學術研究》,上海: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,2009年。
支偉成《清代樸學大師列傳》,長沙:岳麓書社,1986年影上海泰東圖書局。


 
評量方式
(僅供參考)
 
No.
項目
百分比
說明
1. 
閱讀劄記與口頭報告合 
40% 
1.閱讀原典與研究論文之劄記2-3篇 2.口頭報告1-2次 
2. 
課堂討論 
20% 
每周需主動發言,提問或提供意見以參與討論。 
3. 
期末書面報告 
40% 
學期末,撰寫一篇合乎期刊論文規範之書面報告 
 
針對學生困難提供學生調整方式
 
上課形式
提供學生彈性出席課程方式
作業繳交方式
延長作業繳交期限, 書面報告取代口頭報告, 學生與授課老師協議改以其他形式呈現
考試形式
書面(口頭)報告取代考試
其他
由師生雙方議定
課程進度
週次
日期
單元主題
無資料